北化要闻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我校宣传统战党支部、文法学院学生党支部与顺义儿童村的孩子们共度中秋
2005-09-19 供稿单位:新闻网
  

9月17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团圆佳节来临之前,我校宣传统战支部全体党员和党外积极分子与文法学院的学生党员们一起来到座落在顺义县板桥村的“太阳”村,给这里的孩子带去了月饼以及其他慰问品,举行了一次难忘的特色组织活动。

顺义县板桥村“太阳”村原名“儿童村”,这里的孩子全部是在押服刑犯的子女。由于父母入狱,来儿童村前,每个孩子都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为了挽救这些未成年人,帮助和感化服刑人员早日回归社会,8年前,原陕西省监狱一级警督张淑琴在陕西省西安市创办了第一个救助罪犯未成年人子女的儿童村。如今,当年45岁的张淑琴已变成了54岁,儿童村也从1个相继在全国发展到了6个,抚养特殊儿童600余名。2000年底,他在北京市顺义区板桥村建立起了这座特殊儿童救助工作部示范村,为服刑人员代养带教未成年子女,收留她长期以来一直密切关注的罪犯子女。

上午九点,大家乘车到达太阳村。由于是周末,稍微大一些的孩子都到村里自己租种的农田里劳动去了。留在家里的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听取了留守负责老师的介绍之后,大家把带来的月饼等慰问物品捐赠给了孩子们。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因为,对于宣传统战支部以及文法学院的学生党员来说,这种活动已经不是第一次,形式已经淡化,留下的是心意,是大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实践当初自己入党誓言的真挚感情。随后,大家帮助孩子们打扫了房间,并参观了孩子们居住和劳动的场所。在儿童村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大家欣喜的看到,孩子们几年前亲手栽种的梨枣树已经果实累累,这片果园使得儿童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食其力。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心,两个支部各捐助了50元钱,认养了两棵果树。眼前的枣林,虽然还未到完全成熟的季节,但那些悬挂在枝头的梨枣,就像大家的一颗颗爱心,在这初秋的风中频频致意。师生党员们以这种特殊的劳动形式,向孩子们奉献着自己的爱。

在这次活动中,令大家颇为感动的还有一对盲人夫妇。他们由一位亲戚陪同,从昌平坐公共汽车来到儿童村看望孩子们。作为本身就需要别人关心照顾的残疾人,他们对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苦命的孩子的关心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志,在随后的活动中,师生党员们与他们手拉手一起进行。随行的司机小赵也是一位党员,在活动结束的时候,他与大家一起护送两位盲人穿过车流滚滚的马路,把他们一直送上开往昌平的公共汽车。

活动结束了,但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家表示,作为一名党员,要向张淑琴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时刻体现出一名党员的先进性,时刻想着为我们的社会尽职尽责,同时我们还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党员的模范行动,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去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