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以博士生为主体的学术交流盛会——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8月13日在天津大学隆重开幕。我校化工学院院长张泽廷教授、生命学院院长谭天伟教授、化工学院副院长张卫东教授携10位博士生:闫涛、银凤翔、胡林华、张桀、聂开立、高坚、王艳华、彭旋、吴晓萍、黄蕾参加了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为期三天,由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天津大学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余国琮、费维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欧阳平凯、杨锦宗、魏可镁、邹竞、刘昌孝、王玉明和近20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港台地区的杰出中青年学者出席了会议。在为期3天的学术交流中,我校参会的博士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普遍反应开阔的眼见,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其中,聂开立同学获得本次论坛“杰出论文”奖;银凤翔、张桀、闫涛、王艳华四位同学获得本次论坛“优秀论文”奖;彭旋、吴晓萍两位同学获得本次论坛“优秀墙报论文”奖。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是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为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升我国博士生整体培养质量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展示中国博士生学术研究水平的窗口,它的举办旨在为全国各个学科领域的博士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博士生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争鸣,激励学术创新。此次全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以促进化工科学及理论创新与实用化工技术创新为主旨,由全国具有化工类学科博士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按一定比例选送优秀博士生参加论坛,经过专家评审,优选了100多篇论**会议报告,其余论**展示发表。这些论文涵盖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领域的各个方面,既有关于化工科学及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又有大量结合化学工程与技术实践背景的应用研究成果与实用化工技术突破,既包括了我国化工过程中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手段,也展现了与之紧密相关的材料、生物、生命、制药、电子信息等交叉领域的科研发展进展,集中反映了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博士生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与会专家表示,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直接服务于对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和对国家命运具有决定作用的化工行业,而且还对能源及资源、化学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及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制药、电子与信息、国防等各行业均有直接的影响,化工类高级人才的培养也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化工类人才,不仅可以直接导致我国化工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我国化工企业及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化工类博士研究生是肩负着振兴中国化工的未来高级技术人才,他们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举办全国化工类及其交叉学科的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为我国研究生培养队伍中最强大的一支技术人才提供交流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将促进全国化工类高校或专业进一步提倡创新,推动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完善,为我国化工类高级人才的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我校积极鼓励博士生参加全国博士论坛,只要有论文参选学校将全额资助博士生参加论坛,希望更多的优秀博士生参与全国博士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