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要闻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科学与中国”——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50周年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2005-05-23 供稿单位:新闻网
      

5月21日上午,我校逸夫会议中心三层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盛况空前——值此我校“研究生学术节”即将闭幕之即,北京化工大学师生高兴地迎来了“科学与中国”——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50周年报告会。

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的基础工程,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中科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了本次“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系列报告活动。报告会将在我校举办两期,由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中国化学会和北京化工大学联合承办。第一期将由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带给我校师生两个精彩的学术报告。

我校党委书记王芳、副校长左禹、郭广生出席报告会,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中国化学会的领导、我校部分知名学者教授以及350余名研究生到现场聆听了报告会。本期报告会由左禹副校长主持。

在报告会正式开始前,科学院化学部副主任佟振合院士向大会致辞,并介绍了“科学与中国”院士系列报告会的宗旨和目的。接下来由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做了 “化学与纳米科学技术”的报告。白院士用朴实的语言、以大量科研成果为例,向大家描述了化学及纳米材料科技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在短短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白院士带领在座的师生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历程。报告过后,同学们分别就中国化学与西方国家的交流现状、纳米材料的表征、纳米材料的产业化等方面提出了问题,白院士从专业的角度一一进行解答。最后,白院士的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随后,85岁高龄的徐光宪院士也为在座师生做了题为“超越化学前沿的探索——与信息科学交叉的新园地”的报告。徐院士从信息的科学概念入手,为听众对交叉学科—化学信息学与信息化学的基本概念、内容的了解建立了基本框架,并分别阐述了化学信息学应讨论的五个问题:信息是什么?信息的编码与量度;原子和分子有没有信息;信息的概念、定义和分类;化学信息量的计算;宇宙信息量是无限还是有限等。整个报告将深厚的哲理蕴涵其中,又深入浅出,带领在座师生进入化学信息与信息化学这一前沿科学地带。在随后大家的提问时间里,徐院士讲述了留学回国的经历,让在座的师生领略到徐院士不仅仍然以一颗年轻的心畅游在科学前沿,更有着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徐院士在报告会后还和我校师生进行了亲切交谈,并应同学们要求签名留念,写下了勉励之辞。

为准备本次报告会和今后校园学术气氛的培育,研究生院开发了学术报告会网上报名和记录管理信息系统,这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学术报告相关工作做出了重要尝试。为了让更多的师生关注本次报告会,科学院网络中心还对报告会进行了现场直播,我校本科试验班的50余名学生一起观看了现场直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