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13日至14日,我校第四届教代会暨第六次工代会在科学会堂隆重召开。王子镐校长在会上做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推进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的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各位代表:
受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学校工作。由于工作报告的全文已经印发,为了节省时间,我这里只强调一下要点。
一、六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上一届教代会和工代会是在1998年的年底召开的。1999年年初,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到学校视察。在视察完学校以后,她有几点感慨:一是在学校里看不到一所新的建筑;再一个是在实验室里看不到新的设备仪器。最后她说,这是她所到过的几十所大学里最困难的一所,这就是当时学校的状况。经过六年,所有的教职工都可以看到,学校已经发生了飞速的变化。现在,我们已经有着非常美丽的校园,新的建筑已经让人目不暇接。经过两期“211工程”建设,我们的实验室也有了重大的转变,一些重点实验室的装备,已经不亚于世界先进水平。整个学校的办学条件已经形成了对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这六年里,我们的学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促进学校学术发展的合理的学科体系结构。这个学科体系是由众多的博士点、硕士点以及国家的重点学科、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等等领域组成的。而且在相当多的领域,我们已经占据了全国的前沿,有些已经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大家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在学科建设的引领下,我们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2004年,我们学校主动请战,向教育部要求提前一年进行本科教学评估。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教学评估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教育部已经正式发文,在去年参加评估的50多所高校里,我校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优秀”。从现在来看,我们本科教学的各项指标,基本上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奠定了我校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学校的科研工作在这几年也有了重大发展。我们已经连续几年科技经费到款超过1亿元,2004年超过了1.5亿,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规定的目标。科研成果多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专利有了快速发展,学术榜年年上升,科研事业已经进入全国高校先进行列。我们的队伍建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连续几年大力度的引进和进行队伍建设,学校已经有了一支优良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已经接近40%,与前几年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是保证学校举办一个高水平高等教育的基础。
下面我在这里报告一下学校的财务工作。根据校务公开的原则,每年学校财务预算都是公开发布的,每次学校的教代会、工代会会议也要报告财务工作。在财务工作方面我想强调两个问题:第一点,整个学校的财政总量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正因为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收入大大增加,才有力地支撑了整个学校的持续发展。我们的财务管理是比较精细的。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我们学校与其他学校一样,要通过一定数量的银行贷款来解决学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始终把握住贷款规模不超过学校承受能力的原则,贷款量并不是很大,学校整个财务的运转是很正常的。第二点,大家要注意到,我们整个财务支出中,人员经费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去年,学校的总收入是3.8亿,除去一些学校不能支配的经费,包括科技经费和一些专项经费,能够用于支出的经费是两亿多元,在这2亿多元经费中,有1.5亿使用在人员经费里,比例已经超过了60%。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学校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在不断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第二,也说明学校急需扩大整个财务收入的来源,特别是自有经费的收入来源。这是学校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回顾这六年的发展,我们有一些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是值得很好地总结并在以后的发展中汲取的。
一个指导思想是:在每一个发展时期,学校都明确地提出一个发展目标。1997年,在学校相当困难的时候,我们提出,经过几年的努力,争取在教学、科研的主要指标方面进入全国高校前50名。这个目标鼓舞全校教职工一起艰苦奋斗,提前完成了任务。但我们并没有停顿下来。在上一个目标接近实现时,党委又规划了下一个发展目标:经过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多学科研究型大学。简单地说,就是要努力去建设一所研究型大学。这个目标又鼓舞教职工继续为之努力。在国家制定了中长期战略规划以后,为了使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国家的发展规划保持一致,在第八次党代会上把下一步的发展战略确定为,经过20年努力,分两步走,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第一步,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再用十年时间,全力提升我校的水平,真正成为一所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现在,全校教职工正在努力为之奋斗。我们觉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及时地提出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凝聚人心、组织全校教职工为一个共同目标奋斗的重要举措。
第二个值得总结的经验是: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地深化学校全方位的改革。根据学校发展,找出一些阻碍学校发展的因素,及时地、不间断地进行改革,来保证学校的顺利发展。包括已经进行了几轮的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也包括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体制改革等。正是这种不间断的改革,有力地保障了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第三个值得总结的经验是:我们学校一直能够有清晰的办学理念,有学校的准确定位。我们一直坚持内涵式发展。由于学校始终处在发展经费极其短缺、发展条件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办学,所以我们强调注意规模和质量的合理统一,不能跟风,不能过于追求外延式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内涵式发展来提高质量。这个指导思想一直贯彻了学校几年来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学校发展的步伐是比较健康的。
第四个值得总结的经验是: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我们始终高度重视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提升全体教职员工的生活水平,包括收入和其他各种生活福利,让全体教职员工能够感觉到学校的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这样的活,就能够进一步凝聚人心,使大家不断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来进行努力,把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也看到,学校在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方面是,目前学科的发展不够平衡。有相当一批学科或学科方向通过大力度的进行学科交叉,占据了一些新兴领域的前沿,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国内占据了很好的学术地位。但是发展并不平衡。也有相当的学科还是显得比较老化,没有抓住时机通过学科交叉和在新的领域获得发展来壮大自身。所以目前学校正在进行全面规划,来促进学科的协调全面发展。第二个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学校的教师队伍从数量和质量上仍然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队伍的质量方面,我们还缺少一批有力的学科带头人。所以,从去年开始,学校在大力抓紧这方面的工作,通过引进和校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使学校的教师队伍在短期内有一个快速提升,这个工作已经在展开。第三个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管理在有些方面仍然比较薄弱,管理水平不高,在某些局部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这是我们将来要致力解决的问题。
以上就是对六年来学校行政工作的简单回顾。
二、近期学校的工作任务
学校下一步的工作应该说是十分繁重的。我们所有的教职工都要意识到,今后的五年,对我校的发展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因为在早期,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一个基本布局和定位。但是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有了很大变化,一个是大力度进行了扩招;再一个是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很多大学进行了合并,出现了一批超大型高等学校。特别是经过近年来国家进行“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各个学校都在飞速发展,都在力图重新确定本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新定位。我们可以预见到,再经过五年的时间,中国高等教育新的结构、新的布局将基本形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占据有利的地位,不能为化工大学下一步的发展形成一个优良的环境,那就会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建设。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在今后几年中,肩负的责任是非常沉重的。希望全校动员起来,要抓紧两件事:一件是一定要做好学科建设。要全方位地发动所有的学科认真地论证自己的学科方向和发展。一定要在国际上新的发展领域、在学科交叉的领域找到自己新的学科增长点,重新在这些领域取得学科的优势。这是学校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抓的工作。如果没有这个工作作基础,就很难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再取得进一步的飞升。第二个要全力以赴抓的工作,就是要以比较快的速度来组建一支比较好的教师队伍。有了比较好的学科规划,确定了学科发展的优良方向,就要根据这个规划来确定队伍建设的方向。我们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引进一些人才,特别是能充当学科带头人的高端人才。通过全方位的建设,使教师队伍在一个不长的时间里有飞速发展,适应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另外,我们也希望进一步通过今后几年学校的发展来带动全校教职工的收入水平、整个生活生平有更快的提高。让大家的生活水平跟学校的发展相适应,一直是学校领导班子坚持的原则。我们一直强调这样的原则:只要学校发展了,大家的日子就都好过了。将来我们还是按照这个原则,全面规划好学校的工作,让学校各个方面都能快速协调地发展。
各位代表:
应该看到,全校的教职员工正肩负着北京化工大学发展的历史性重任,我们不能错失良机,一定要在关键的这几年里,使我校取得快速的发展。我希望,将来在回顾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时,我们每一个教职工都能自豪地说:“我参与了这样一个伟大进程”;在将来面对一个强大的、高水平的北京化工大学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里有我付出的血汗!”
让我们团结起来,为着北京化工大学的辉煌的明天共同奋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