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教育部《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有关文件,教育部对各地推荐的1885项教学成果进行了初审。初审通过的1873项推荐成果分布在全国615所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中,我校11项成果全部通过初审。我校获推荐的成果总数居全国高校前31位、并列第15位。
教育部将于近期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长大厦召开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小组会议。评审会议采取逐项答辩的形式,每项成果的答辩时间总共20分钟时间。首先由成果第一完成人(特殊原因可以委托其他完成人)对成果进行15分钟介绍,之后,接受提问答辩5分钟。请我校各成果完成人认真做好答辩准备工作。
1,管理学系列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张英奎 孙 军 赵宝元 陈 宪 姚水洪, 4月21日答辩
2,理工科大学生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王秀平 刘竞业 孙 亮 张美麟 杨永愉, 4月21日答辩
3,高等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郭广生 白守礼 汪家惠 齐再前 郑秀英, 4月21日答辩
4,实用性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陈仲利 王育华 刘小梅 庞淑芹 张冬林, 5月中旬
5,搞好《数学建模》精品课程建设,努力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 刘 慧 袁文燕 姜广峰 刘达民 程 岩, 5月中旬答辩
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整体教学改革, 钱才富 高金吉 段成红 戴凌汉 于洪杰, 5月中旬答辩
7,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徐燕莉 王志华 董慧茹 郭灿雄 杨文胜, 5月中旬答辩
8,发扬特色,锐意创新,构建先进教学平台,全面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 杨祖荣 刘 伟 张卫东 李群生 刘丽英, 5月中旬答辩
9,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建设“计算化学”新课程, 张常群 郭广生 韩克飞 鄢 红 吕 志, 5月中旬答辩
10,依托学科优势,建设化学系列精品课程, 张常群 杨 屹 张丽丹 郭广生 杜洪光, 5月中旬答辩
1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赵素合 张丽叶 李齐方 刘长维 程 珏, 5月中旬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