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校学生会主办的“走近·十佳教师”系列讲坛之二在我校逸夫图书馆多功能厅揭开面纱,来自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丽叶老师和来自信息学院的赵子江老师成为本期做客嘉宾。
讲坛正式开始前,两位同学分别讲述了自己与老师相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在场同学脑中已经勾勒出了这样的形象: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的张丽叶老师与风趣幽默、知识渊博的赵子江老师。
讲坛在赵子江老师自制的幽默风趣的幻灯片展示中拉开帷幕。赵子江老师谈到即将毕业同学的三条出路,并指出无论选择考研、就业还是出国,都应当针对自身实际而不是盲目跟从,每一条路都有其背后的艰辛,他要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赵子江老师还以自身留学经历勉励同学们,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摆正心态,确定合理现实的起点,踏踏实实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在求职过程中要实话实说,不掺杂水分,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要迅速调整心态,适应学校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差别。他说,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要过分依赖老师,要勇于尝试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要抓住机遇参加更多社会实践,为步入社会打下好的基础。
张丽叶老师具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她以就业指导中遇到的真实情况为例,语重心长的告诫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要学会尊重他人、找准自身角色定位,不要好高骛远。她说同学们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处事方式,利用求职契机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化,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即使是出席招聘会准时入场这样的小事也决不能疏忽。张丽叶老师还就平时知识的积累给同学们提出好的建议。她说,明日就业的成功取决于对今天的把握,知识能力的提升、各种证书的取得是获得就业机会的敲门砖;平日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外在魅力与内在修养,是与人成功交往的基础。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长处。
讲坛下半场两位老师分别针对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各抒己见。他们说,大学生寻找**要考虑与自身专业相结合,在**过程中暴露弱点,有益于返校后的进一步学习;大学生打工可以更多考虑经济原因,但不能以挣钱为唯一目的,要以能够学到知识为前提。大学生业余爱好应当与大学生文化修养相匹配,多掌握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技能,既是对自身素质的提升,也拓展了与人交往的空间,还能使业余生活更加充实。
“走近·十佳教师”系列讲坛进入第二期,受到广**生的好评。师生间的交流与接触更加深入,老师们温馨的话语、暖暖的深情溢于言表,同学们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的祝福。讲坛第二期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同学们纷纷畅谈感受,他们表示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大家受益匪浅,老师教会我们做事要有目标,行动要有针对性,学习、就业如此,业余爱好也是如此。相信下期更精彩!
学生新闻中心 赵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