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要闻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我校有望新增一个国家级教学基地
2004-11-06 供稿单位:新闻网

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之后,教育部在高等工科教育方面组织实施了“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1996年批准了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基础、工程图学等7个大类的45个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单位,我校化学基地为首批建设单位。2004年上半年,教育部对45个工科基地进行了全面验收评估,我校化学基地被评为优秀基地(结果将于年底前公布)。

2004年下半年,教育部又对新增的13个工科备案基地进行了验收评估,如果备案基地通过合格评估,将被正式确认为“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物理基地获教育部批准参加了此次备案基地的验收评估。

受教育部委托,以中国科技大学霍剑青教授为组长的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备案)验收评估专家组从2004年11月3日到6日对我校“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备案)”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王子镐校长、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领导、北京市教委高教处田洪滨副处长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专家组听取了郭广生副校长作的北京化工大学教学总体情况汇报和基地负责人李长江教授作的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在校期间,专家组开展了现场听课、查阅资料、考察实验室等工作,并分别召开了教师、学生和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座谈会。

根据考察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北京化工大学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基础课教学,重视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备案)的建设,有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保障了基础课教学质量的稳定和不断提高,建立了有利于基地建设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为基地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北京化工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备案)”的建设指导思想明确、规划科学、定位准确、改革思路清晰、实施方案合理、建设措施得力。基地经过4年多的建设,很好地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一、基地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

1、学校领导对基地建设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领导负责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资深教授组成的基地建设专家组,为基地建设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建立了基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保证了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2、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初步形成了一支既从事科研又从事教学,既从事理论教学又从事实验教学,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具有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为基地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3、基地重视教学改革,建立了多层次的工科物理教育平台,对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两门重点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革。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建设了一批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建立了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开放物理演示实验室,开展了物理课程双语教学的试点,完成了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出版了6部教材并已被国内多所高校采用。

4、创建了大学生物理协会,多角度、多方位地为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多次主办和承办全国、北京和华北地区的教学研讨会,通过学术研讨、论文交流、教学软件和自制实验仪器推广等方式,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二、基地的建设特色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基地建设,成立了由校领导负责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资深教授组成的基地建设专家组,制定出台了有利于基地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在基地岗位设置、业绩点计算、建设经费投入、教学成果奖励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度的支持,激励了广大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增强了凝聚力,为基地建设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2、创建了大学生物理协会,提供了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平台,有效的激发了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热情,为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教学成果,促进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3、重视科研与教学互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开设了具有特色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并在国内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三、希望与建议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希望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名师的培育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据悉,教育部高教司将于近期召开基地评估专家委员会和基地发展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确定国家级教学基地名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