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派,“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验收评估”专家组一行5人,于2004年4月3目至4月5日对我校国家工科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基地进行了验收评估。
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理学院和化学基地共同努力下,验收评估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为了配合此次验收评估工作,宣传部出版了校报专刊宣传化学基地的建设成就;北区办和学工办对学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为迎评工作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后勤集团为专家提供了热情和周到的服务;理学院化学基地的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完成了迎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教务处倾全力参与迎评的准备和组织工作,电教中心全程录像拍照,并赠送每位专家一本相册(验收评估期间的工作照),印刷厂赶印了《教学通讯》专辑;校长办公室承担了大量指挥协调工作。
验收评估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学校领导关于基地建设工作的总体报告以及基地负责人关于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查阅了基地的自评报告和相关资料,考察了基地的教学实验室和相关教学设施,选听了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召开了教学基地教师座谈会、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座谈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座谈会。经过认真讨论,专家组认为:
1.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的建设,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为基地建立了有力保障体系。基地从工科化学教育的要求出发,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按照“认真规划,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提高质量,注重特色”的建设思路,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建设规划。基地建设目标明确,指导思想正确。
2.教学基地以国家级精品课程《物理化学》建设为龙头,带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及《大学化学实验》等化学系列课程建设,形成了以校、市、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为骨干的新体系;实现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并免费向社会开放;教学内容体现工科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强**学与科研和工程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在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以化学研究为主线,按照“化合物制备→分离→成分分析→结构鉴定→性质测试”来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新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
4.教学基地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强化教师结构的调整,形成了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为带头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5.教学基地通过主持召开全国性教学研讨会、接待兄弟院校来访、精品课程资源的网上免费开放、推广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培训其他院校教师等为全国高校工科化学教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教学研究成果。
6.基地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改革成果。共承担并完成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国家级教材建设项目2项、北京市教改项目3项。获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合作),二等奖1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一名教师获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物理化学课程被评为首届国家精品课程;出版教材及专著共15部;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经过7年多的建设形成了以下特色:
1.以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为先导,积极推进化学系列课程改革,形成了以学校、北京市、国家精品课程为骨干的新课程体系;为适应新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开设了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计算化学》新课程。
2.以化学的研究方法,重组和优化了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将科研内容转化为学生实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专家组认为:北京化工大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已经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和各项任务,达到了教育部对基地建设的各项标准和要求。
我们应把此次验收评估作为楔机,认真总结经验,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深化教学体系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扩大精品课程建设范围,增加教改成果的学生受益面,使教学基地在全国工科院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